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与台湾隔海相望。全市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2014年末全市登记户籍人口203.44万人,常住人口381万人。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五个计划单列市之一,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并拥有地方立法权;既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又是十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即“新特区”)。市内有鼓浪屿、集美学村、万石植物园等景点。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
2014年厦门分项竞争力雷达图
厦门2014年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情况如下:经济竞争力得分为377.87,排名第31位,下降8位;产业竞争力得分为1043.57,排名第28位,下降3位;财政金融竞争力得分为951.95,排名第16位,上升14位;商业贸易竞争力得分为784.85,排名第20位,上升6位;基础设施竞争力得分为1802.65,排名第17位,上升11位;社会体制竞争力得分为1006.23,排名第13位,上升了12位;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得分为625.07,排名第17位,上升5位;人力资本竞争力得分为960.49,排名第25位,上升1位;科技竞争力得分为1145.76,排名第22位,与上年持平;文化竞争力得分为688.98,排名第22位,上升16位;综合竞争力得分为3779.21,排名第20位,上升3位。
经济竞争力得分377.87,排名第31位,下降8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273.54亿元,比上年增长9.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6831元,增长7.2%,折合14135美元。
产业竞争力得分为1043.57,排名第28位,下降3位。二级指针产业规模指数下降10位,三次产业结构为0.7∶45.8∶53.5。
财政金融竞争力排得分951.95,排名第16位,上升14位。二级指标金融资本可获得指数排名由第29位上升到第23位,三级指针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909.13亿元,和财政支出548.25亿元。
商业贸易竞争力得分为784.85,排名第20位,上升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2.9亿元,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679.90亿元,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393.03亿元。
基础设施竞争力得分为1802.65,排名第17位,上升11位。基础设施投资426.33亿元,工业投资298.68亿元,社会事业投资73.0亿元。
社会体制竞争力得分为1006.23,排名第13位,上升了12位。二级指标医疗保健指数0.304排名第23,上升44位。至年末,全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26.89万人、314.28万人、175.33万人、177.22万人和164.30万人。
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得分为625.07,排名第17位,上升5位。分析二级指标,环境改善投入指数0.201,排名第58位,上升77位,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1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3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41.87%,污水集中处理率93.7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人力资本教育竞争力得分为960.49,排名第25位,上升1位。全市拥有各级学校(含成人教育、社会办学)1258所,学年初招生数22.76万人,在校学生数91.80万人。
科技竞争力得分为1145.76,排名第22位,与上年持平。科技投入水平指数0.202,排名19,上升了9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907家,厦门市科技局也大力扶持原有的研发平台体系,让包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在内的综合研发平台体系整体发力,全面推进厦门研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文化竞争力得分为688.98,排名第22位,上升16位。二级指标文化设施指数排名第26位,上升10位。文化资源指数0.389,排名由2013年的55位前进到2014年的22位。
综合来看,厦门经济效率和产业层次竞争力优势不明显,要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竞争力,应从薄弱环节入手,完善市内基础设施,继续发挥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的优势,真正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和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