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称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陕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兼具现代感和历史感,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厚重,是西北地区第一大城市,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门户城市与重要交通枢纽。2009年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2014年国务院批复成立的西咸新区是中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
2014年西安分项竞争力雷达图
西安2014年城市竞争力的基本情况如下:经济竞争力得分为369.58,排名第32位,上升4位;产业竞争力得分为433.74,排名第48位,与上年持平;财政金融竞争力得分为714.1,排名第24位,下降2位;商业贸易竞争力得分为354.21,排名第36位,下降3位;基础设施竞争力得分为2157.7,排名第14位,下降1位;社会体制竞争力得分为323.04,排名第47位,下降9位;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得分为389.32,排名第37位,下降3位;人力资本竞争力得分为1365.26,排名第15位,上升2位;科技竞争力得分为1449.31,排名第14位,上升1位;文化竞争力得分为1194.81,排名第9位,下降1位;综合竞争力得分为3273.77,排名第23位,下降2位。
经济竞争力排名369.58,排名第32位,上升4位。二级指针城市规模指数0.36,排名第29位,其中全年生产总值5474.77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001万人次,增长18.5%;旅游总收入950亿元,增长17.1%。
产业竞争力得分为433.74,排名第48位,与上年持平。二级指针产业规模指数0.311,排名第39位,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8%。西安市坚持把开发区带动作为重大发展战略,通过资源合理配置,极大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金融竞争力得分714.1,排名第24位,下降2位。分析主要原因,财政金融效率指数为0.315,排名第45位,下降8位。金融资本质量指数0.591,排名第71位,下降46位,显现出西安金融业发展放缓。
商业贸易竞争力得分为354.21,排名第36位,下降3位。二级指标商贸机构指数排名由第51位下降到第60位,主要由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5%。
基础设施竞争力得分为2157.7,排名第14位,下降1位。二级指标基础设施供应指数0.288,排名第33位,下降1位,基础设施行业人力资本指数0.293,排名第22位,全年完成市政公用设施投资352.80亿元。新建人行天桥12座,建设公交港湾80处,新建改造绿地广场60个。
社会体制竞争力得分为323.04,排名第47位,下降9位。具体来看,年末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7.70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4.5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9.4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2.86万人,职工生育保险参保人数98.72万人。年末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407.18万人。
环境资源区位竞争力得分为389.32,排名第37位,下降3位。二级指标环境资源指数0.371,排名第145位,下降12位。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良好)以上天数211天。西安市2014年度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增强,加强环境建设,把为群众创造水清天蓝的生活环境作为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
人力资本竞争力得分为1365.26,排名第15位,上升2位。人力资本投入指数0.316,排名第71位,人力资本教育设施指数0.711,排名第5位。
科技竞争力得分为1449.31,排名第14位,上升1位。科技成果转化指数0.36,排名第63位,上升10位,科研机构指数0.745,高新技术产业专项21项。
文化竞争力得分为1194.81,排名第9位,下降1位。二级指数文化资源指数由2013年的第3位上升到2014年的第2位,主要是城市历史文化指数和名胜古迹指数均有下降。
综合来看,西安在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竞争力较强,环境资源区位和商业竞争力发展迅速,产业竞争力方面有待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