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
日前,记者采访市自然保护区办公室主任赖友明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市已建各类型自然保护区18个,包括1个国家级、6个省级、11个市(县)级,总面积达67.64万亩,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24%.已基本建成类型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为我市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和原生地提供了有效保护,同时为维护我市国土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多措并举守护生态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历来是我市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认真落实监管职责,积极组织开展绿盾2017、自然保护区内探矿采矿调查清理、小水电设施调查摸底及林业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建设整治活动等系列专项行动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落实,严厉查处整治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建设活动,确保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有效保护。
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原则,我市各自然保护区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促进生态系统及其生物种群的自然恢复。其中,2010年以来,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改造过熟纯林和疏残林4431.85亩,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项目4个、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护和回归试验20多种;农业部门在西江、绥江建造人工鱼巢超5000平方米,增殖原种鱼苗达3亿尾。
在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过程中,一些自然保护区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积极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如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联合市国有新岗林场发展养殖黄牛和种植茶叶。部分自然保护区还着力开展社区共建活动,如聘用当地村民担任护林员帮助解决社区就业和捐资助学、修建村道、绿化美化村庄等,努力发挥保护区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赖友明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建设管理,我市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水平显著提升,典型森林生态类型和野生生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如保护了大稠顶自然保护区的猕猴和喜树种群、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紫荆木种群等,近年我市还相继发现中华秋沙鸭、蓝喉蜂虎、黑翅鸢、水松等珍稀濒危物种的新分布。”
赖友明还说,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有效推进,也促进了科研监测、科普展示和公众教育活动开展。例如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设立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长期开展科研监测,已发表研究论文1700多篇;七星顶自然保护区争取县级科技项目资金扶持,开展棘胸蛙人工养殖研究和试验。
保护与开发矛盾仍突出
尽管我市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取得了不错成效,但近年来,随着我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脚步脚步不断加快,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市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总体规模偏小,目前全市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约为3.24%,不及全省平均水平7.42%的一半。”赖友明表示,我市自然保护区数量多、规模小,有效支撑国土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不够,而且自然保护区相互间缺乏生态廊道连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呈破碎化趋势,“生态孤岛”效应明显,且人为活动干扰较大。例如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开始的鼻祖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面积仅1.732万亩。
另外,部分自然保护区的管护水平和生态服务功能还有待提升。据了解,除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外,我市各自然保护区基本处于巡山护林、资源管护的低水平阶段,管理科学化、建设标准化、科研监测网络化、公众教育深入化、社区关系和谐化等能力建设才刚刚起步,自然保护区生态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的空间还十分大。
“此外,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确、建设管理投入不足、保护区功能划分不科学等问题,影响保护区的长远稳定发展。”赖主任介绍。
推进建设管理向质量型、精细化转变
推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向质量型、精细化及提供生态综合服务功能转变,是我市接下来进一步写好“绿色文章”的努力方向。
据市林业局方面介绍,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加强保护价值较高、生态状况较好、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和原生地的科学保护,构建相邻自然保护区间的生态廊道,全面提升各类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然保护地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加大资金投入,除了落实地方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体责任,还将积极争取省的政策扶持和加大市本级财政资金投入,设立合理规模的市自然保护区建设专项经费,完善自然保护区基础配套设施,多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和开展社区共建活动,补齐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短板,促进全市自然保护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