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稱長安,陜西省省會、副省級市,陜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兼具現代感和歷史感,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西安歷史悠久,文化積淀非常厚重,是西北地區第一大城市,中國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和工業基地,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通往西北和西南的門戶城市與重要交通樞紐。2009年國務院批準《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將西安建設成為國家重要科技研發中心,區域性商貿、物流、會展中心,國際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及全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著力打造西安國際化大都市,2014年國務院批復成立的西咸新區是中國第七個國家級新區。
2014年西安分項競爭力雷達圖
西安2014年城市競爭力的基本情況如下:經濟競爭力得分為369.58,排名第32位,上升4位;產業競爭力得分為433.74,排名第48位,與上年持平;財政金融競爭力得分為714.1,排名第24位,下降2位;商業貿易競爭力得分為354.21,排名第36位,下降3位;基礎設施競爭力得分為2157.7,排名第14位,下降1位;社會體制競爭力得分為323.04,排名第47位,下降9位;環境資源區位競爭力得分為389.32,排名第37位,下降3位;人力資本競爭力得分為1365.26,排名第15位,上升2位;科技競爭力得分為1449.31,排名第14位,上升1位;文化競爭力得分為1194.81,排名第9位,下降1位;綜合競爭力得分為3273.77,排名第23位,下降2位。
經濟競爭力排名369.58,排名第32位,上升4位。二級指針城市規模指數0.36,排名第29位,其中全年生產總值5474.77億元,比上年增長9.9%。全年接待國內外游客12001萬人次,增長18.5%;旅游總收入950億元,增長17.1%。
產業競爭力得分為433.74,排名第48位,與上年持平。二級指針產業規模指數0.311,排名第39位,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0.3%,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55.8%。西安市堅持把開發區帶動作為重大發展戰略,通過資源合理配置,極大地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財政金融競爭力得分714.1,排名第24位,下降2位。分析主要原因,財政金融效率指數為0.315,排名第45位,下降8位。金融資本質量指數0.591,排名第71位,下降46位,顯現出西安金融業發展放緩。
商業貿易競爭力得分為354.21,排名第36位,下降3位。二級指標商貿機構指數排名由第51位下降到第60位,主要由于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0.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0.5%。
基礎設施競爭力得分為2157.7,排名第14位,下降1位。二級指標基礎設施供應指數0.288,排名第33位,下降1位,基礎設施行業人力資本指數0.293,排名第22位,全年完成市政公用設施投資352.80億元。新建人行天橋12座,建設公交港灣80處,新建改造綠地廣場60個。
社會體制競爭力得分為323.04,排名第47位,下降9位。具體來看,年末全市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17.70萬人;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84.58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49.41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42.86萬人,職工生育保險參保人數98.72萬人。年末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農民人數407.18萬人。
環境資源區位競爭力得分為389.32,排名第37位,下降3位。二級指標環境資源指數0.371,排名第145位,下降12位。全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好于國家二級標準(良好)以上天數211天。西安市2014年度對環境的重視程度增強,加強環境建設,把為群眾創造水清天藍的生活環境作為當前最大的民生問題。
人力資本競爭力得分為1365.26,排名第15位,上升2位。人力資本投入指數0.316,排名第71位,人力資本教育設施指數0.711,排名第5位。
科技競爭力得分為1449.31,排名第14位,上升1位。科技成果轉化指數0.36,排名第63位,上升10位,科研機構指數0.745,高新技術產業專項21項。
文化競爭力得分為1194.81,排名第9位,下降1位。二級指數文化資源指數由2013年的第3位上升到2014年的第2位,主要是城市歷史文化指數和名勝古跡指數均有下降。
綜合來看,西安在文化、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競爭力較強,環境資源區位和商業競爭力發展迅速,產業競爭力方面有待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