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English
   
 
    研究會動態
新華社採訪我會會長桂強芳博士
牡丹江市常務副市長李德喜參觀考察研究會…
桂強芳榜:2017全球國家(城市)分類優勢排行…
桂會長考察敘利亞
行不言終,學不言止——桂強芳會長啟程赴美…
《中國城市》創刊十五周年慶典邀請函
桂強芳會長赴托克勞考察
桂強芳會長應邀考察佳木斯、富錦、牡丹江…
桂強芳會長應邀考察肇慶
2017全球旅遊競爭力排行榜新聞發佈會、《…
 
   與政商領袖交流
最新动态 首頁 > 最新动态
“走遍全球第一人”桂强芳再破纪录 深度考察续写学术与旅行传奇

2025年3月13日,国际知名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研究学者桂强芳乘坐的航班降落在香港国际机场,舷窗外的暮色中,他刚刚完成了一场跨越南北半球的学术远征。作为“走遍全球第一人”,此次欧美考察之旅不仅是他第17次美国之行、第5次巴西之旅,更将他的环球记录推向新的高度:347个国家和地区、754个世界旅游目的地、3427个中外城市、1636个岛屿,以及266所中外高等院校。这场历时一个多月、跨越15个时区、6万多公里的行程,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跨越,更是学术研究与实地探索的深度融合,为全球国家和城市竞争力研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跨越山海:用脚步丈量世界的学术远征

2025年2月11日,新春的爆竹声尚未散尽,桂强芳便肩负学术使命从香港启程。首站伦敦,他以世界航空小姐协会(WASA)会长的专业视角,对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的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进行了细致考察,这座多次获评“世界十佳机场”的枢纽,在他眼中正是城市竞争力的微观缩影:“机场如同城市的门户,其运营效率直接影响着全球资源的流动与配置。”

图:桂强芳到达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

转战南美,桂强芳的考察足迹遍布巴西、阿根廷、乌拉圭、智利、秘鲁等国。在巴西圣保罗,他第5次探访这座南美第一大城市,深入社会治安较好的圣保罗大教堂区域,与当地警方交流城市治理经验。他注意到,尽管巴西整体治安状况不佳,但圣保罗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与社区警务的结合,成功打造了相对安全的城市空间。“这启示我们,城市安全不仅依赖警力,更需要科技与社区参与的协同。”他在考察笔记中写道。

图:桂强芳与巴西圣保罗大教堂区域巡逻警察合影

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桂强芳第三次考察这座1960年建成的现代主义奇迹。他驻足于巴西议会大厦的标志性碗状建筑前,追溯1956年巴西迁都背后的经济与政治考量——当时的总统库比契克希望通过迁都带动中西部发展,这一决策被视为“巴西现代化的象征”。在蓝色教堂的双曲线穹顶下,他惊叹于建筑美学与功能性的完美融合:16根抛物线状支柱撑起玻璃穹顶,阳光透过彩窗洒在地面,形成流动的光影诗行。而在库比契克总统纪念碑前,他沉思这位领导人以迁都推动经济转型的魄力,“这不仅是地理的迁移,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构”。

图:桂强芳在巴西议会大厦前

图:桂强芳考察巴西利亚大教堂

图:桂强芳在库比契克总统纪念碑前

最令他震撼的,是对伊瓜苏瀑布的再考察。站在巴西与阿根廷界河伊瓜苏河畔,他从两侧分别感受了这一“南美第一奇观”的磅礴气势:巴西侧的“魔鬼咽喉”如万马奔腾,阿根廷侧的分层瀑布似银链垂落。他在日记中写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启示。伊瓜苏瀑布的跨境保护模式,为全球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范本。”

图:桂强芳考察伊瓜苏瀑布

孤岛探秘:鲁滨逊漂流岛的学术深耕

此次行程的最大突破,发生在智利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值得一提的是,这片群岛的机场仅有8个座位的小型螺旋桨飞机起降能力,且为保护生态环境,严格限制游客登岛,需提前半年预约订票。疫情期间,该航线更是全面停飞三年,直至去年才逐步恢复。为抵达此地,桂强芳团队提前九个月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最终获得特别许可。

桂强芳首次踏上鲁滨逊漂流岛(原名马斯地岛),这座因《鲁滨逊漂流记》闻名的火山岛,成为他刷新岛屿纪录的关键坐标。为获取精准的研究数据,他三赴当地警察局实地探访,获邀与警察局长进行深度面谈,在警察局办公室内,警务人员现场调取电子档案系统,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岛屿人口统计详情:全岛1200居民(其中50多人为特殊工种人员),他们主要以龙虾捕捞为生,这种高度单一化的海洋产业模式,构成了当地独特的生态经济体系。他发现,尽管旅游业逐渐兴起,但岛上居民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房屋依山而建,旅游业收益反哺生态保护。“这里的居民用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感慨,“这对全球岛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图:桂强芳赴鲁滨逊岛警察局核实当地人口,获警察局长(左图最右,右图中间)热情接待,受赠当地捕捞的龙虾

图:桂强芳考察鲁滨逊漂流岛(右图为《鲁滨逊漂流记》的原型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扣克)

在群岛的另一座岛屿马斯阿富埃拉岛,桂强芳目睹了10万海狮栖息的壮观景象。当他应居民邀请品尝刚捕捞的海胆时,感受到的不仅是海洋的鲜美,更是岛屿生态系统的脆弱与珍贵。他与岛上居民深入交流,了解到当地也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这些实地观察与互动,为他的研究团队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特色经济,正是全球岛屿面临的共同课题。

图:桂强芳与鲁滨逊漂流岛的当地居民合照

美利坚合众国:从城市竞争力到文明溯源

结束南美行程,桂强芳北上美国,展开对纽约、费城、华盛顿、洛杉矶等城市的深度考察。在纽约,他再次印证了这座城市连续14年位居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榜首的地位。站在曼哈顿的摩天大楼间,他分析道:“纽约的竞争力不仅源于金融中心的地位,更在于其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创新生态的培育。”他深入时代广场的商业生态,观察共享经济与传统商业的融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他探讨金融市场对城市经济的影响;而布鲁克林大桥的历史厚重,则让他思考城市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文化记忆。

图:桂强芳在纽约时代广场和纽约证券交易所

图:桂强芳考察布鲁克林大桥

在费城,桂强芳走进独立宫与自由钟,追溯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文明。他触摸着独立宣言起草时的桌椅,仿佛能感受到18世纪启蒙思想在这里的激荡。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他与校方探讨高等教育如何塑造城市竞争力。这所孕育了特朗普、马斯克等领袖的学府,其“知识服务社会”的理念让他深受启发:“大学不仅是人才的摇篮,更是城市创新的发动机。宾大的跨学科研究模式,值得全球高校借鉴。”

图:费城自由钟

华盛顿的考察充满历史纵深感。尽管白宫因装修未能进入,但林肯纪念堂的碑文、国会大厦的穹顶,以及国家广场上的民主象征,都让他对美国的政治文化有了更直观地理解。在从费城到华盛顿的火车上,他对比中美基础设施的差异,认为中国在高铁网络建设上的经验,为全球城市交通规划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基础设施是城市竞争力的硬支撑,中国的实践证明,高效的交通网络能极大提升城市的辐射能力。”

图:桂强芳在华盛顿国会大厦前

使命必达:学术与探索的永恒交响

桂强芳走遍全球的远行,始终交织着学术的严谨与探索的激情。作为香港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会长、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院院长,他每到一处都带着明确的研究课题:在南美,他关注社会治安与城市治理的关系;在岛屿,他探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在美国,他分析全球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这些实地调研的一手资料,将为他的年度研究报告提供坚实支撑,也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中国学者的视角。


在考察过程中,桂强芳始终保持着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在乌拉圭科洛尼亚老城区,他仔细研究每一栋殖民时期建筑的保护修缮方案;在秘鲁马丘比丘,他与当地文物保护专家交流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模式;在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市的火灾废墟前,他思考城市如何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这些细致入微的观察,让他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图:桂强芳考察秘鲁马丘比丘

图:桂强芳在美国洛杉矶帕萨迪纳市的火灾废墟前

如今,桂强芳的脚步仍未停歇。他的“走遍全球”之旅,早已超越了个人纪录的刷新,成为一种将旅行转化为学术力量的实践。正如他所说:“每一次远行,都是对世界的重新认识,也是对学术使命的践行。”这种将身体力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精神,让他的环球之旅成为一场永不停歇的传奇——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学识照亮未来。从伦敦的机场枢纽到南美的原始雨林,从鲁滨逊漂流岛的生态探索到美国的城市文明溯源,桂强芳用行动诠释着学者的担当:让世界在脚下延伸,让知识在实践中生长。

來源:      時間:2025-03-27
   
    友情連結
 
台湾竞争力论坛
《中国城市》杂志社
世界航空小姐协会
 
關於我們 | 服務宗旨 | 服務內容 | 聯繫我們
版權所有: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 粵ICP備10240531號-3 郵箱:china_city9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