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四月,走进安顺市龙宫镇下苑村玫瑰种植基地,数十名农民正在施肥、浇水、布置园区绿化树……
谁曾想到,这个半年前还大面积种植玉米的地方,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下,立足地理、交通区位优势,通过盘活承包地发展食用玫瑰产业,迅速走上了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农业旅游化发展的路子。
目前,由安顺市林业局分管的下苑村食用玫瑰基地已累计流转土地1500亩,种植玫瑰花1200余亩,惠及农户385户,解决当地农民就业200余人。该村食用玫瑰深加工企业生产车间,及新的游客接待中心也在建设中。
这是近年来安顺市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盘活承包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玉米种植占据了安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大半以上,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农业产品的特色优势有待充分发挥,对农民增收的支撑效果并不明显。”安顺市副市长熊元表示,如何更好地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农业的比较优势,是安顺市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宅基地,让更多的农民受益,让土地效益得到了有效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安顺市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去年以来,把农业产业发展重心放在大力发展特色生态蔬菜、特色精品水果、生态优质茶叶、特色道地药材、特色优质粮食、特色生态畜牧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
通过调优结构,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2017年,该市蔬菜种植面积190.89万亩,食用菌累计种植12893.35万棒,水果种植面积97.67万亩,生态优质茶全市发展75万亩,特色道地药材发展53万亩、特色优质粮食发展41.8万亩、出栏生猪118万头,出栏牛11万头,出栏羊6.8万只,出栏家禽1110万羽。2017年,安顺市实现肉蛋类总产量19.2万吨,同比增长17.1%;水产品产量2.15万吨,同比增长13%,实现畜牧渔业总产值70.27亿元,实现畜牧渔业增加值36.8亿元,畜牧渔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达25.4%,位居全省第一。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安顺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通过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新模式,引导农民建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在承包地、山林地上发展规模生产基地,不断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安顺市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3749个、家庭农场125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224家,其中省级61家、国家级2家。
与此同时,安顺市创新农村发展机制,继续深化“三权”促“三变”农村改革。通过深化“三权”促“三变”改革,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有效助推了“泉涌”工程的实施。截至目前,安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4.7亿元,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744个,占总数的74%,大坝村、塘约村、大黑村、莲花村等一批新农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幸福村。
目前,该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133.6万亩,集体林地确权面积525.14万亩,集体建设用地(含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14.75万宗。(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