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快来看看2035年的惠州变成什么样
你眼中的惠州未来将如何发展?到2035年惠州会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近日,在惠州西湖、滨江公园等公园景区以及居住小区,大量市民都收到了这份问卷。
然而,随着惠州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展开将可一窥端倪。记者了解到,当前正处于编制进程中的《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是惠州撤地设市以来编制的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16—2035年,因而又被称为“惠州总规2035”。
据3月29日召开的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透露的最新消息,当前该规划的纲要文本草案内容已完成县区部门的意见征集,并上报省住建厅审查。接下来则将更为广泛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看法,集众智科学决策城市规划。
具体到当前新一轮惠州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进程,其所描绘的惠州2035年的城市模样到底如何?以及对在城市居住的你我将意味着什么?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方采访,梳理出“惠州总规2035”的不寻常。
南方日报记者 张峰 通讯员 朱健华 赵丽霞
统筹未来20年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综合交通等规划同步展开编制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总纲,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奕威要求各规划编制部门要高点站位,着眼未来,超前谋划,加强对惠州城市空间布局研究,进一步提高规划水平,完善提升“一市六组团”城市格局。
副市长林洪介绍,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体系当中的高层次的规划,是城市规划长远性、综合性、严肃性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空间规划的核心,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编制的‘惠州总规2035’就将统筹城市未来20年的发展,更加需要高瞻远瞩。”
记者注意到,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该项工作自去年5月启动便迅速展开。通过多轮次组织深入调研和论证,当前已完成《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纲要》(草案)并广泛征求各县区和市有关单位意见,于2017年12月1日上报省住建厅审查。而当前随着《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获批,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提升了新总规编制工作统筹力度。
“为更好引领惠州未来的发展,在新总规编制的同时,《惠州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修编》、《惠州市全域空间轴线专题研究》等规划编制工作均同步展开。”市住建局局长甘少权说,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原则,邀请了国内规划、交通、产业、经济等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参与规划咨询,先后开展了两轮深入各县区和市有关部门的深入调研和市区范围的综合交通调查,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当前惠州城市所处的区域环境和协同发展的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以及轨道交通的新一轮布局,惠州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更有效、有力的参与到区域发展进程中去,如何更精准的进行城市战略定位,城市内部轴线联动发展,以及借力周边城市的发展动能,多项城市规划的同步开展也能够实现更精准的城市规划,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负责与各规划编制单位日常对接沟通的市住建局编研中心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就目前而言,精准梳理城市面临的发展形势和机遇,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家底至关重要。如何利用好资源的优势就需要进一步明确惠州2035年的城市战略定位;新一轮轨道交通要素集聚则为惠州打造区域的枢纽城市创造了条件;此外如何有效结合现有经济状况布局发展轴线进而带动全域发展,这些都是急需在“惠州总规2035”进程中有效予以明确的问题。
结合惠州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该负责人介绍,新版总规提出了把惠州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中心城市的目标,还将全力打造湾区海陆空物流枢纽,积极争取设立国际自由贸易港、综合保税区,参与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此外,还将加强与香港和深圳、广州等重要城市边界地区的合作开发。
首度落实“多规合一”
未来城市纳入“一张蓝图”管理
除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等多规划协同编制,“惠州总规2035”编制中还将首度把“多规合一”理念贯穿其中。据市住建局局长甘少权介绍,在前期调研过程中,该局及多家相关单位曾前往宁波、杭州和厦门进行了考察,着重了解这些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多规融合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在领导小组会议上,该项工作也被多次提及和强调。建立“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提升规划管理水平被认为是新一轮总规划编制的关键所在。
据了解,过去因部门之间规划信息不统一、不对称、不透明等原因,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国土、规划、交通、环保等部门规划“吵架”的事件时有发生。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就是因为各部门专项规划间缺少融合协调所导致的,在“惠州总规2035”中将有效规避,不单是部门之间的统一,市和县区之间也将实现统一,真正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深度融合成“一张蓝图”。
具体到工作中将如何落实?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州总规2035”将建立起“共同规划”机制,各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要统筹整合各类空间专项规划及相关规划,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协调统一,让城市总规真正成为统筹各类空间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载体。
他介绍,围绕新总规划的编制还将同步建立起“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与基于该平台的协同审批平台,集成空间现状和各类规划信息,形成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要素叠加,实现部门协同、信息共享、项目审批、评估考核、实施监督、服务群众等功能管理协同。
“以前确定项目用地的属性,项目是不是符合环境保护的需求,都要发函到相关部门进行确认,审批时间长。现在相关信息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调出来参考,为推进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当前“多规合一”空间信息平台试运行业务培训阶段,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介绍,通过该平台全市规划信息共联共享,有效解决了部门间信息不对称,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等,城市如何发展,怎样的速度发展等都需要集约有序,与阶段性的城市发展环境相协调。”市住建局编研中心相关负责人结合城市发展实际介绍,惠州是个多山多水的城市,拥有好资源的同时也要用好资源,要在城市总规中科学划定“三区三线”空间格局(三区指城镇、生态、农业三类空间,三线指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有进有退,引导城市有序、集约发展。
与此同时,城市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历史文化遗存的合理利用,城市更新、环境整治、“三旧”改造等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也将在“惠州总规2035”的编制中得到有效统筹,将城市规划建设切实纳入进“一张蓝图”管理进程。
打开门做规划
群众是否满意是最重要的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引城市发展的“龙头”,在当前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70%,处于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周期里的惠州,“惠州总规2035”的编制尤为重要。市住建局编研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总规划将具有几个特点,首先是长远性,是唯一一个规划期限达到20年的规划,对城市未来较长阶段的发展进行统筹考虑;其次是综合性,涉及到整治、经济、文化、交通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最后是严肃性,规划最终的成果要上报国务院审批,批准后就将具有法定效力,成为其他领域和专项规划编制的依据。
“规划是否足够完善,是否足够合理,最为基础的检验标准还是城市居民是否能够认同。”市住建局局长甘少权介绍,为推动“惠州总规2035”更好地服务于城市、服务于市民,在总规修编中还将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思路,关注老百姓的获得感,体现人文关怀。
值得注意的是,在总规领导小组会议上,担任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陈奕威也着重强调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核心,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具体到实施环节,“惠州总规2035”将从老百姓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和全面发展作为规划的重要考量,构筑“5—10—15分钟生活圈”,在指标体系的选取上更加关注市民的获得感和体验感。操朝锋说,总规编制除了充分考虑市民的生活、就业和发展等需求,还将充分听取惠州各界人士、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打开门来做规划,广泛倾听市民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生活设施配套规划,以及交通道路路网布局等延伸到城市发展各方面的看法和声音。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还介绍,除了当前正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的问卷调查,针对城市投资主体、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人员展开的专题座谈也将不断展开,推动规划编制、实施、评价全过程的公众参与,“魅力惠州,共同缔造”。
记者在市住建局发布的“惠州2035市民调查问卷”内容上看到,针对惠州当前的发展状况,科教文卫和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未来的城市功能定位等都作出设问,充分征集市民对惠州城市发展的全面建议。该局编研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一个问题的设问在后续的规划完善中都将有效融入进去,例如询问市民居住地15分钟内希望到达的设施,综合群众的意见,在后续城市居住区周边土地功能属性规划布局时就能更加贴近实际,便利市民生活。
上述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希望市民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共同推动“惠州总规2035”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记者此外从该局了解到,当前该局已在惠州西湖、滨江公园等多个市民聚集区域展开线下意见征集工作,接下来还将到惠阳大亚湾、博罗惠东等县区征集意见。同时,市民也可以关注“惠州总规2035”公众号表达看法。(南方日报)
|